情绪消费升温、大促期待值减弱 超级大促的去与留

  无论是流量曝光还是平台参与度,“双11◆■★■★”始终是电商行业一年之中的高峰时段。然而,今年“双11”延长近1个月时间,不仅一定程度上分走了用户的大量消费需求,也吸纳了较多的商家经营投放■■■◆。因此■★◆◆,在大促峰值后,各个平台通常会减弱“双12”营销力度◆◆■,这也让活动的整体声量和关注度受到影响■★■■。在2023年11月底,“双12”改名为淘宝好价节,一度使得不少网友质疑◆★★★★■“双12”被取消,淘宝不得不出面否认该事■◆◆★■★。

  另一位SaaS电商平台的资深人士以小程序为例◆◆★◆◆■,他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,头部品牌在小程序的销售体量肯定无法企及京东、天猫,但它具备的优势是在微信生态里巩固粉丝群★★◆◆★,社交分销裂变效率也强于传统电商★■■◆◆★。“商家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渠道◆■,并合理分配团队资源。相比于过去平台占主导,当前商家的渠道话语权正在被放大★■。”

  一组淘天的数据显示★■★,今年以来,淘宝用户★◆■◆“95后”和■■◆■“00后”消费占比提升明显,◆◆■◆“00后■★◆◆■”消费提升了近30%■■★◆★★。◆■★◆“双11”期间,“90后■★■◆◆”◆■◆“00后★◆”消费占比大盘成交额超过了50%★■■■。

  据佩琦回忆★■■★,店铺在2019年开业,2020年的时候是销量最高的时候★■■,彼时“双11■■”期间最高销售额可以达到一天80万元,“但是,到了2021年,销售额就对半了,现在就更不必提了”。

  尽管近年来部分商家埋怨“双11”“双12”促销日益上涨的投流费,以及品牌之间的激烈互搏★■■■,但依然有不少商家前赴后继参与超级大促的狂欢,渴望能在其中斩获更多销售★★★■★★、曝光新品■◆、传播品牌。只要在活动中有利可图,达成公司业绩,“双11”仍旧是值得举全军之力进攻的赛场。

  提升年轻人的消费兴趣是“双12”电商着力要做的事情。据了解■■◆◆,今年淘天列出了活动中四类主推商品★★◆★■■,包括和◆◆◆“宝”关联的商品、1212元的潮流尖货★■★、超低价品牌正品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话题度商品◆■■★■。在低价产品之外,今年一些带有网络热点、有趣特色的商品也会被纳入活动池中,比如释放情绪的减压产品■◆■★、热门电影《好东西》同款商品等◆■★。

  今年“双12”,电商平台试图在活动中增加更多玩乐的环节来刺激用户的消费热情◆★■■★■。在满减、惊喜券、红包★◆★◆、商家券等传统玩法之外,淘天上线了“捡宝”游戏。据介绍,用户在■■★■■“双12★★”会场中只要发现了“金铲铲★◆★◆”的标识并点击◆◆■,立刻就有可能获得活动低至一折的商品。

  不过◆★◆★◆,多位中小商家并未对参与“双12★★◆■”有较高兴致★★◆◆★。根据商家们的反馈,北京商报记者得知,有的商家会担心营销投流后会更加压薄利润甚至亏本,而“双12”更适合有库存且想做清仓的品类◆◆◆◆★。一位经营首饰的商家提及,不少消费者为了获得跨店满减凑单的优惠,会在店铺下单一些并不需要的便宜商品◆◆◆★,在收货后又退掉。“这种行为非常影响我店铺的搜索度★■,之后我就不参与任何大促了★◆。”该商家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。

  彼时◆■◆★■,◆◆■◆“双11★◆■”爆发期较短,主要集中在11月11日。■◆“双12★◆★★■”的出现■◆,起初也是为延续★◆◆◆“双11”的购物热潮,让用户有更多抢购■★■★、捡漏的机会■■◆★◆■。某种程度上来说,“双12◆◆”如同“双11★◆◆”晚会一样,是“双11★◆■”这场巨大流量盛会影响力的投射★■◆。其带来的丰厚利润和广泛关注■◆◆★,也启发了其他电商平台在类似的时间节点推出促销活动。

  还有商家由于◆■★“双11■◆■■★”投放后销售不及预期,选择不再参与“双12”◆◆◆。灯具配饰商家佩琦(化名)的店铺今年“双11”销售额只有20万元。在佩琦的店铺,产品价格带在500—1万元。过去,店铺一天的销售额能达到5万元◆★■■◆,但现在■■■★◆★,得一周才能达到这个数字。

  若是回顾13年前,“双12■■◆★◆■”曾一度与“双11”齐名为年度大型购物狂欢节■■■★★■。据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报道■★■■◆◆,2011年,■★★◆“双11■★”进入第三个年头,淘宝商城和淘宝网总支付宝交易额突破52亿元,实现里程碑式的飞跃★★■■。

  2024年,电商巨头的存量争夺战仍在继续★■◆◆。在方向上■★◆★■,平台纠偏绝对低价★◆,并兼顾维护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。与此同时,曾经激烈较劲的竞争对手也尝试业务破冰,在合作赢,或是将视线投向海外寻觅增量。眼下◆◆★◆,追求质价比、个性化的消费趋势牵引着电商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。在存量时代■★■◆,如何强化业务优势,挖深竞争护城河,并获得更多用户青睐◆★■■★◆?企业们均在设法回答这一关键命题。

  商家们的经营策略同样在变化★■★。哈尼牧场创始人■■◆■◆★、主理人阿盟在小红书经营呼伦贝尔牛羊肉等特色产品,在2023年10月开始和买手合作,逐步沉淀品牌和用户口碑。通过与买手、用户直接沟通,阿盟和团队不断更新产品的规格、口感■★■,后续又发力店播,以牛脆脆等为代表的品牌产品最终在今年■◆“双11”卖出了超1500万元GMV■◆★◆。

  ■◆★■■■“天猫★■★◆◆‘双11’主打的是大牌的规模性爆发,‘双12◆◆’我们会更希望把特色卖家和中小卖家呈现在用户眼前。★■★”锦雀表示,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,今年选择随机性的“捡宝■◆★◆★◆”玩法◆■■★,是希望用户能买到近期最想买的、最需要的商品。

  从用户端来看,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平台★★◆★◆★、从业者了解到■★,今年以来,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为理性,不再单纯追求低价,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、性价比和实用性,会货比三家。另一方面,用户个性化消费、悦己的情绪消费也很突出。◆■■“我们发现大众标品的增速在放缓,反而是一些带有设计感、创新度的商品卖得不错,细分赛道将是未来品牌的增量场◆■★◆◆★。■◆◆”一位资深电商从业者对此总结道■■◆★■。

  为了保证商家利益并鼓励其参与,据了解,淘天“双12★★”货品池里的部分补贴品由平台补贴给用户◆■,而补贴品的价格也仅用户能看到,供给会更为精准。其次◆■◆,平台希望补贴品可以带动商家店铺内其他货品的成交,产生溢出价值。

  在淘宝市场部负责人锦雀眼中★■◆★■■,这个活动设计较之“双11”发通用红包更有趣味性,也有连接性◆★,能让用户产生惊喜感★◆★■■■,又能感知到淘宝的特色供给◆◆◆■■■。

  同时★■★◆,电商巨头也在设法“拆墙”,在存量时代寻找增量机会。今年“双11”★◆■■■★,淘宝引入微信支付,而京东也接入了支付宝★■。★★★◆“微信支付进入后,平台的‘银发族’★■★★、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是有增多的。”锦雀说道。

  利用不同的渠道优势组合■■◆,越来越多商家在全渠道布局品牌的成长路径,谋求长线”销售额看做唯一指标◆■◆★。“除了‘双11’,我们的日销也是很稳定的■■■★◆◆,大促结束后销售后劲也不错■★■◆,没有和大促时产生很大的落差。”阿盟回应称。

  即便如此,“双11■◆”“6·18■◆”这样的超级大促■◆★■◆,依旧被电商所需要。电商长达16年的营销和教育★★◆■■,已让超级大促成为特定符号,具有商业价值■◆★★■★,这远比大促本身产生的GMV更重要◆■■。

  ■◆“未来,商家之间的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■★★◆■◆,但可能不是卷低价,会转向更多维度的竞争,比如供应链、品质甚至是内容等■■★。■★”阿盟坦言,未来竞争的赛道也会更加细分,在供给已经很充足的情况下,商家会从更具体的场景、人群需求寻找创新的机会,需要更加极致的产品来打动用户。

  上述资深人士认为,如今,尽管“双11◆★■■”声量不如以往,但不可否认,在十多年的行业发展中,用户在“双11”消费的心智很难被撼动,这是所有电商动用无数的金钱和人力资源教育后的结果,这也意味着它的商业价值依旧存在。对于一些品牌来说,“双11◆★■■”依旧是突出的增量场★◆◆。

  然而,当流量红利期消退■◆、渠道竞争更为白热化时,■■★◆★★“双11”难回巅峰时刻,难免也会深刻影响到“双12”。锦雀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◆★,今年“双11”结束,“双12■★”很难再出现旺盛的消费需求,因此“双12■◆★★◆★”需要和“双11”有不同的定位■◆■★◆■,比如覆盖消费白牌的用户★■◆、以趣味活动召回用户、用特色供给吸引年轻人等等。

  不少中小商家的体感是,消费者对于一年一度★◆★◆“双11”促销的敏感度在减弱◆■◆■★。“之前每年的优惠活动很少,大家都会赶在活动期间一起下单购买,但随着活动的常态化★◆◆,消费者有需求随时就可以购买。★■■■★”佩琦总结道。

  12月9日晚8点,淘天、京东同步开启“双12”活动★■◆■■。相较于◆◆★“双11”淘天侧重天猫品牌,“双12”更在意淘宝中小商家,平台会通过随机性玩法给用户推送特色供给。无法回避的是,今年最长“双11■★■■”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的用户需求和商家促销投放,商家和用户难以被“双12”促销调动积极性。平台方直言★■★■■,“双12◆★■■★◆”很难再出现像◆■◆★“双11”那样旺盛的消费需求。

  除了淘天,京东★★◆、拼多多和抖音也推出了★◆◆“双12”玩法,包括跨店“满300减40”、跨店“满200减30◆◆■”、砸金蛋、发放超值惊喜券等■■■◆◆。